配镜需要瞳距,我想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是配镜必须要有的数据,是为了水平方向上瞳孔的两个反光点和两只镜片的光学中心点重合。而“瞳高”却不被大家说熟知,甚至部分眼镜行业从业人员也是认识严重不足。本文作者把自己对于“瞳高”的认知,详细的讲解一遍,让看官你能彻底理解配镜应该怎样考虑瞳高。
1)什么是瞳高?
瞳高,是指镜架戴到人脸上后,双眼的瞳孔反光点在镜片垂直方向上的点的位置。专业角度说,镜片的最下方到这个点的距离叫瞳高。瞳高不属于验光数据的范畴,属于加工前需要测量的一个重要性等同与瞳距的数据。
2)为什么我以前很少听说瞳高?
大概2015年起,国内突然流行大圆镜架,可能是受到了韩国和日本的影响。在这之前国内的镜架框高普遍不高,35的框高就算比较高的了。大部分都在25-32之间的框高。因为框高本身不高,那么瞳孔的位置和实际加工完的光学中心点垂直方向的误差就很小,自然也就不用那么考虑它。所以普通大众很少知道瞳高,甚至从业人员也有不知道瞳高的。
3)瞳高的重要性在哪?
随着镜架越来越大,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考虑瞳高,还是把光学中心点做到中线上,眼睛在镜片的顶部,如果加工镜片的时候不把光学中心点向上移动,就会造成眼睛只能通过远离光学中心点的镜片区域来看东西,几乎用不到光学中心点的区域。这样的眼镜把瞳距做的再准确意义何在?反正也用不到。
说明一下眼镜片最基础的知识点:眼睛只有通过镜片的光学中心点看东西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看东西清晰,舒适,少变形(近视缩小,远视放大),不容易疲劳。越远离中心点,越到镜片的边缘部分,视觉效果越差。做眼镜的时候瞳距是必须的数据也是为了这个目的。瞳高也是。只有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交叉重合才能确定那个点。这个点必须和瞳孔重合。
如果不考虑瞳高,就会产生棱镜效应,度数越高,偏离越多,棱镜效应就越明显。造成容易疲劳,看东西扭曲变形模糊,近视飞快增长,老花提前!
4)如何确定瞳高?
在我的实际工作中,顾客选好镜架后,根据顾客的脸型,调整好镜架,调好鼻托,让顾客能舒适、稳定地戴在脸上后,和顾客面对面坐好,保持一样的高度。用笔灯照射顾客的瞳孔,根据顾客的瞳孔反光点在镜架的撑片上(新镜架上的塑料片)点一个红点。点好后再次灯照,确认撑片上的红点和瞳孔反光点重合。最好是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同事看着我和顾客,协助确认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测量无误。
有些时候单光镜片的瞳高确认不会那么复杂,大概点一下位置,再确认就可以。但是对于验配多焦点镜片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以上的步骤去操作。而且必须画好刻度:先在撑片上画好中线,再往上每隔2毫米画一个刻度,笔灯照射的时候才能准确,清楚地读出顾客戴这个镜架的瞳高,然后擦掉刻度,点上测量的瞳高数据,再次确认。注意双眼瞳高可能会有1,2毫米的误差。验配多焦点镜片的时候,2毫米内可以取双眼瞳高的平均值。不可把瞳高做的一高一低,因为多焦点镜片的设计原因,顾客看近的时候会出现问题。而单光镜片却是要严格按照实际瞳高加工,这样才是最合适的。